close

 

三 月下旬的清晨,桃園機場已經是滿滿的人潮,成團嚷嚷的大陸旅客、睡眼惺忪等待轉機的外國旅客、興奮準備出國畢業旅行的大學生等,各式各樣的旅客,已經將早 上五點半的第一航站擠得水洩不通。而我,雖然沒有出國遊玩的興奮感,但我是帶著滿心的祝福準備前往曼谷參加在英國留學時的泰國同學的婚禮。

如 果你到了我這個年紀,不管結婚與否,我相信你應該參加過數十場的婚禮,親戚的、朋友的、另一半的朋友的。我統計過,光是自己朋友的婚禮,最少已經參加過半 百場。比較特別的是,我也參加過很多場不同文化的婚禮,包括到巴西、奈及利亞、香港和印度等地擔任伴郎,還有這次到泰國。這些特殊的經驗,我覺得,ㄧ來是 對朋友誓言的履行,再者這是一種深度文化的體驗。

回過頭來,看看自己。從三十歲開始,今年即將步入三十六歲,不要說是爸媽還是親戚,這些我 參加過婚禮的朋友們也都在殷殷期盼著何時有機會回禮,我的標準答案總是「還在努力中」。但是,我也發現,要成家真的沒有那麼容易。最少,從我的觀察,這不 只是我自己一個人的問題,也是我身邊許多朋友都曾遭遇到或是現在正在經歷的。

我身邊和我年紀相仿的朋友大約可分為六類:第一類,離開校園沒 多久就結婚的,現在小孩已經是又跑又跳的。這類的朋友通常都在美國或歐洲,環境讓他們很容易在二十多歲到三十初頭就成家。第二類,晚婚有子。這一類多數都 出現在亞洲國家。他們出社會後努力工作,拼了命的往上爬,而時間到了,剛好身邊又有個伴侶,兩人就這麼決定攜手共度未來。這類型的朋友,不管是因為生理時 鐘或是因為工作壓力,有為數不少的人在「做人」這部份都花了很大的工夫才喜獲麟兒(女)。第三類,一樣是晚婚,但是無子。原本就打定主義當頂客族的不談, 這類型的朋友,有不少是不敢生。生活的壓力已經讓人喘不過氣來,不少人還背了個房貸,兩夫妻所得東扣西減所剩不多,即便想生也不敢生。有的所幸養狗養貓, 並把這些寵物稱為「兒子」和「女兒」。

第四類型的朋友,工作時間長,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下班回到家已經累的不成人型,週末還經常得加 沒有加班費的班。他們的生活圈有絕大多數的時間都給了公司,沒有機會接觸或認識工作以外的人,更別說踏入婚姻的機率真的是遙遙無期。第五種是單身,但是也 已經不再那麼急著找對象的。在工作上,他們已經在某個可以不需要太看老闆臉色,而自己可以決定何時下班、週末是否需要加班的層級。這類型的朋友,很有趣的 是,大家在下班後的時間都從事著類似的活動,比方說做瑜珈、上烹飪課、學做糕點、學做裁縫、學畫油畫、學品酒等等,他們嚮往有品質的生活,並且把自己的時 間填滿。還有最後一類,第六種,就是像我這樣,雖然有穩定交往的對象,但是因種種外在現實條件的限制,走進婚姻仍然有層層關卡等待突破,但是仍樂觀的懷抱 希望,期待成立屬於自己的家庭!

我常跟身旁的朋友說,在台北,若是兩個人的共同月收入有十萬元,大家的所得分配大概如下:(一)房租二萬 元、(二)平時三餐大約三萬、(三)週末出門遊玩、看電影或和朋友聚餐ㄧ萬至一萬五、(四)不敢奢望到歐美旅行,但是堅持每年總要出國一次到亞洲鄰近國家 玩一下的旅遊基金兩人一萬、(五)懂得為自己未來找想的會買個簡單保險兩人各五千,其餘的已經所剩不多了。而我這個假設還有個前提,這兩人十萬元的所得是 稅前!所以對於那些結婚而且有殼的朋友,我總是發自內心由衷的感到佩服。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他們會在結婚前很努力的想辦法買個房子,由於目前大台北地區 房價都貴的嚇死人,大家也只能往郊區買,平時通勤時間來往大約兩個小時,加上工作時間長的情況下,我常好奇的問他們,你們回家後哪來的力氣「增產報國」 啊。另外,在有房貸負擔之下,上面提及的所得分配公式必修重新盤點,我建議最少「每年出國一次」這個選項必須從 Wish List上面剃除,否則除了回家已經累掛了,又要背負著沈重的房貸,你的人生都已經不再屬於自己了,還要傳宗接代,生活是否太辛苦了點?所以,我想「做 人」這項活動最好是避免或是少量為之。

場景再來到曼谷,在參加友人婚禮的前一晚,我和另外一位旅英留學時熟識的泰國好友見面。我們在曼谷市 中心一家媲美台北Bella Vita的百貨公司用餐,席間,他的另一位好友,也加入了我們的餐敘。老朋友見面總是可以輕鬆自在的談天說地,聊著聊著,我們也聊到了生活、工作和婚姻 等,在我們這個年紀會遇到的問題。經過這幾年在亞洲各地參加朋友婚禮的觀察,無論是台北、曼谷,還是上海、香港、新加坡或是印度邦加羅爾等地,我們擁有著 共同的體驗。我們出生於70年代中後期到80年代前段,我們成長在一個亞洲經濟起飛的黃金年代。那段時間,我們的父母親只要努力付出,基本上都能夠一步步 邁向亞洲文化中「成家立業」、「養兒育女」的社會期待。而也是因為我們父母的努力,我們這一代人有機會在小學或中學時出國到美國迪士尼遊玩、大學或研究所 時期可以到歐美國家留學。和我們父母他們吃苦耐勞的成長環境不同的是,我們生長於一個富裕的年代、接受好的教育,而且我們習慣過著有品質的生活。只是,到 了我們出社會之後,我們面對的是全球性的不景氣,努力並非可以獲得相對應的收穫。

因為求學的關係,我在泰國的朋友全部都是律師,在這個國 家,這種職業與其所得收入已經算是社會的中上階層;其他如上海、香港、新加坡或印度的朋友也多數都在薪資相對較優渥的金融服務業工作。或許這些地方沒有我 們在台灣獨有的的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但是早早出門,晚晚回家都是我們共同的生活寫照。已經結婚生子的朋友,是我們一致覺得非常勇敢的一群,但是在工 作壓力與所得收入的現實條件下,養ㄧ個已經很吃力,大多數對於是否再生第二胎猶豫不決。另外的兩群人,包括已經結婚但是尚未生子的,和未結婚的,但不管是 否身邊有伴侶,除了御宅族(宅公司或宅家裡),經過我一再的和各地朋友的討論發現,很巧合的是,在亞洲各國大家下班後和放假時的活動倒是都挺ㄧ致的,靜態 的烹飪、繪畫、品酒,動態的瑜珈、馬拉松等。基本上,我們的許多同儕,不管在哪一個國家都可以輕易的歸類到這六種人。懷疑嗎?下次滑臉書時,可以再多留意 一下,或許你會認同我的觀察。

我這位尚未結婚、也無女友的泰國好友說他對未來的看法是:「I can die tomorrow」(我沒有任何的牽掛,隨時都可以離開),是我目前看過最 Care Free的ㄧ個。他是家中唯一的小孩,但是無論是祖父母或是父母都沒人逼他結婚,他們只希望他過得快樂。但是,他也正在為自己將來可能孤獨終老的生活做財 務上的準備。他說,我不規劃一年兩年後、甚至五年或十年後的生活,我只規劃到下週末要做什麼。隨性的人生,雖然工時長、工作壓力大,但是他卻總是可以保持 好心情。接近無夜時分了,我們在曼谷市中心一家時尚飯店頂樓的戶外酒吧喝著涼爽的泰國啤酒,些許的涼風,一輪皎潔的明月,再搭上無價的夜景,我們從晚餐開 始的嚴肅的話題在這裡畫下尾聲。略帶微醺的酒意,禮拜天要早起進公司加班的他和要早起去見習傳統泰式婚禮儀式的我,我們在飯店門口互道珍重,並期待下次見 面時,可以換個比較輕鬆的話題。

一個人走在人車已漸稀少的曼谷街頭,我想著,在台灣長輩們總愛問我們「為什麼還不結婚?」,而父母們老是覺得我們不願意承擔(成家)責任。從我個人的經歷和對周遭朋友的觀眾,我自己下了一個可能略帶偏頗的總結:「在這樣的環境和條件下,為什麼我們要結婚?」

(作者任職於外商公司,曾任職於渣打銀行、財政部,目前在台大高階主管碩士在職專班進修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日盛 james 的頭像
    日盛 james

    日盛期貨 長江大方國際法律事務所

    日盛 jam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